如何调整相机设定及闪光灯输出功率?

先设定相机,后设定闪光灯。在离机闪领域,M 模式是应用上的大宗。在拍摄时,我们会面临两个问题,一个是闪光灯的出力(输出功率),另一个则是相机的测光、曝光设定。基本上,我们是先决定相机的设定值,再决定闪光灯的出力问题。先参考环境光,再考虑闪光灯。

思考一下:在闪光灯未触发时,相机的设定值本身不能让主体过曝!当主体已过曝,那么闪光灯进来时,结果还是过曝!但如果主体曝光不足,我们就用闪灯将他补足光线。

 

如何决定相机设定及闪光灯出力?

我们先讲基本原则,实战时,闪灯摄影受到环境光的影响很大,会因场景跟环境光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
请各位以矩阵测光的值做参考值,然后决定主体应该要欠曝Under 多少!

如果相机设定值,主体Under 达到1.5 级以上时,那么等一下闪灯出力需要较强,才能让主体曝光刚好,这时闪灯做为主光; 如果设定值只会让主体Under不足一级、0.5 级左右,闪灯出力通常不用太强,此时闪灯的角色就是补光。

 

相机测光的意义

相机测光后,要让主体Under 不足多少?这是摄影师的决定。先用矩阵测光来测整体的画面,有两个重要意义:

1. 相机测光后,得到环境光参考,并开始决定主体Under 的程度、环境光的参与程度,这就是相机设定值的依据。

2. 主体Under 的程度,就可决定闪灯的角色,以及出力的大小程度,这是闪灯出力的依据(后面会更详细的探讨)。

以此为依据,我们便先拍摄几张,看看当时的判断是否正确。

 

首拍后主体的明暗调整

至于首拍之后,如果还要调整主体的明暗程度呢?应该怎么做?

因为相机的设定值主要是管场景,主体的明暗是闪灯在负责,所以,应该要先调整闪灯的出力大小(或是稍微调整一下闪光灯的距离)。

如果不调整闪灯的出力时,相机的设定这边,就是「用光圈来控制主体明暗、用快门来控制环境的明暗」,便是所谓的「光圈管主体、快门管场景」。

 

几个必背的重要口诀

有几个重要的原则:

  1. 相机测光:先决定闪灯的角色,再决定相机测光的Under程度。
  2. 闪灯出力:主体Under 越多,闪灯出力通常越强。
  3. 让相机管场景,让闪灯管主体。
  4. 光圈会影响主体,快门会影响场景,ISO感度会影响整个画面。

 

拍摄阶段,如果不调整闪灯出力,相机快速的调整原则:

  • 主体太亮,先缩光圈,主体太暗,加大光圈。
  • 场景太亮,加快快门,场景太暗,放慢快门。
  • 整体太亮,降低感度,整体太暗,加大感度。

 

光圈控制主体、快门控制场景

速成的调整法

在闪灯的角色是主光的前提下,如果我们已经固定了闪光灯的光位、距离以及出力大小,只在相机上面快速的进行数据调整,那么,原则就像我们刚讲的-「主体太亮,先缩光圈,主体太暗,加大光圈。场景太亮,加快快门,场景太暗,放慢快门」。

 

调整的原理

先从光圈看,实际上,相机光圈的调整还是会影响主体及场景,但是因为闪灯通常补不到场景,所以一调整光圈时,闪灯对主体的影响就会很显著,而场景虽然有影响,但是没有那么的明显。这个便是「主体太亮,先缩光圈,主体太暗,加大光圈」的道理了。

再从快门看,若主体的主要光源是闪灯,环境光对主体的影响很小,在同步快门以内,快门的改变,主体的主要光源还是一样的闪灯出力,所以主体并不会有显著的亮度改变,倒是场景的部分,快门一调整,会影响环境光曝进来的量,这便是「场景太亮,加快快门,场景太暗,放慢快门」的道理。放慢快门就可以曝进来更多环境光,让场景明亮些。ISO感度的调整,影响的是整个画面,对主体、对场景都会有感觉,而主体改变的感觉会较大些。

以上是一个常用的原则及基础,若以主体来看,不调整相机数据时,要让主体更亮,当然就是加大闪光灯的出力了。另外,有时微小的调整,只要稍微动一下闪光灯的距离就好了,这最有效率,也不需要动相机或闪光灯的数据呢!

如何调整相机设定及闪光灯输出功率?

如何调整相机设定及闪光灯输出功率?

 

 

谈「光圈控主体、快门控场景」变因

环境光会影响效果

我们前面讨论口诀的前提是—「闪灯是主光」。

对于闪灯出力固定时,「光圈控主体、快门控场景」的口诀,一个最大的相对变因其实是环境光。例如,若闪灯的角色只是用来轻微补光,那么,我们可能会发现,当快门异动时,虽然场景也会变亮、变暗,但是主体似乎也颇受影响,若有此情况,这便表示环境光的影响大过于闪灯的影响了。 所以,所谓的「光圈控主体、快门控场景」的理想状况是在以闪灯为主光时!

图1-图4的调整,说明这个现象。图1的数据f4.5、1/25s,这是一个理想值,图2调整成f5、1/30s,虽然差异很小,但依口诀可知主体、场景都会稍微变暗。 图3的数据再调为f5、1/50s,只有动快门,差距快一级,但是为何主体跟场景都暗了?—因为闪灯的出力固定,但只是补光,并非主光,所以快门动了约一级,连主体的曝光都受到环境光减少的影响了!

 

如何调整相机设定及闪光灯输出功率?

▲F4.5、1/25s、ISO 400、M 模式。——www.fsbus.com
从场景来看,神木跟人物其实都是逆光的方向,尽管这是阴天,但是环境光的主要来源在后方,闪灯的补光以及光圈、快门数据的设定,影响的便是整体的氛围。 这一张是正常的曝光,以碗灯来做为补光的角色。

如何调整相机设定及闪光灯输出功率?

▲F5、1/30s、ISO 400、M 模式。
在闪灯出力固定的情况下,依据「光圈控主体、快门控场景」的口诀,可知主体跟场景都会稍微变暗。

如何调整相机设定及闪光灯输出功率?

▲F5、1/50s、ISO 400、M 模式。
跟上图相比,只调整快门,何以主体跟场景都变暗? 因为在此闪灯只是补光的角色,并非主光的角色啊!请注意到我们前面讨论口诀时所讲的大前提「若主体的主要光源是闪灯」。

如何调整相机设定及闪光灯输出功率?

▲F5、1/80s、ISO 400、M 模式。
继续再调整快门至1/80s 的情况,主体跟场景继续变暗,但可察觉场景的变化的幅度最大。所以,所谓的「光圈控主体、快门控场景」的口诀,还是得用在闪灯为主光的情况。
而本图的昏暗情况,我们如何改善主体的照明呢?—当然就是「加大闪灯出力」及「加大光圈」,是最直接的调整方式了!

来源:digiphoto作者:碁峰出版《闪灯实战力:发挥全手动闪灯的最大战力!》
  1. 静观2016/10/18 13:22 回复

    说的太好了 就是有个洋文(Under )不知是什么 意思?

  2. 时光2019/04/11 11:45 回复

    讲的太好了,透彻,好理解!

发表评论

*

*